在生命的舞台上,不乏好心人用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就是其中耀眼的所在,他们用热血真情续写生命奇迹,用无私奉献传递人道之光。
近日,山东青年小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至此,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已实现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44例。
44例捐献是44份“生命之约”,这44颗“生命火种”飞过山海,跨越国界,让全国乃至国外的43名(1人捐献2次)血液病患者生命从“垂危”到“重生”,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生命奇迹,续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间佳话。
从0到44,每一个数字都闪烁着生命的希望之光,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首例捐献者小王:开启山东省大学生捐献先河
2004年10月,时为学生的小王,在采集医院完成捐献,由此开创了山东省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河,让青岛西海岸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0”的突破。此后,积极进取的他一路高歌。
第9例捐献者大山:开创全国残疾人捐献先例
2012年,大山完成捐献挽救了一名花季少年,开创了全国残疾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例。
大山幼年因发烧造成听力二级残疾,自强不息的他自小学习摩托车、自行车的修理技术,靠种地和维修技术生活。捐献前,大山连续两晚加班修车,他表示,“捐献救人我必须来。答应修车,我也要守信按时修好。”目前,他的店铺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第10例捐献者小张:跨国捐献彰显国际人道情怀
爱心无国界,小张为韩国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就是最好的诠释。2012年7月,医生小张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1名韩国友人,成为伟德国际英国第101位跨国捐献者,也因此受到韩国驻青领事点赞。小张表示:“能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韩国友人的生命,成为中韩友谊的亲历者,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第20例、25例捐献者乐乐:助人为乐,两次为他人生命续航
2021年,乐乐在采集医院完成捐献。时隔一年的2022年,乐乐再次捐献救人;对于二次捐献,他淡定又从容:“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需要有爱心和勇气。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山东人,投身公益事业是我的追求。”
捐献者故事还有很多……
从0到44,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在校学生、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医生、厨师、个体经营者等等,不同身份,共同的义无反顾!
“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天职,面对生命的呼唤,我责无旁贷!”第19例捐献者---医学博士后小王表示。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我们为美好生活加油!也为生命加油!”第37例捐献者---员工宋师傅表示。
“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能救人一命,一切付出都值得。”第41例捐献者---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她于2024年捐献期间,将双腿骨折正在康复的8岁儿子托付给家人,就奔赴了捐献医院。
“我是党员,勇担社会责任、救人于危难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等待三年,终于有幸成为他人生命续航。”第42例捐献者---范先生表示。
这样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从0到44,每位捐献者都是生命的信使,传递着生命希望。
患者来信,无不满怀感恩:“绝望之时,红十字会传来佳音,有位‘山东大哥’如战神下凡、恩泽黎民,让我看到了生的曙光,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
“您救的不仅仅是我个人,也救了一个煎熬的家庭。您的善举和大爱,超越了世间的纷纷攘攘……感谢您给我二次生命!”
“我是家中独子,父母年过半百,宝宝才一岁,如果没有您,我们家不知未来是什么……”
“感谢红十字会和伟德国际英国,让我有幸遇见您。今后我体内流淌着您的血,您是我至亲的恩人……”
二十年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场奉献热血为他人生命续航的接力从未停息......2024年更是跑出加速度,不足一年,10人相继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新区市民大爱无疆、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生命的种子”生根发芽源于良好的土壤
血是生命之源,爱是生命之光。“生命的种子”从采集到生根发芽,无不需要充满温暖和爱的土壤。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倾力打造“髓缘大爱,生命之约”品牌,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表扬范畴,建立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褒奖慰问机制,在景区打造“山海情深·爱心汇聚”造血干细胞捐献主题公益雕塑,落实青岛市“四免政策”,让捐献者政治上有荣誉、精神上有激励、社会上有地位,激发了广大市民对捐献事业的情感认同和参与热情,爱心奉献已成新区社会文明新风尚。 (王怀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