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伟德平台官网下载 > 地方动态 > 昆山“髓缘”

昆山“髓缘”

日期:2011-08-14      来源:伟德国际英国
昆山“髓缘”
                        
    江苏省昆山市,这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这里也有一项崇高的事业,那就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同样令人瞩目。昆山市红十字会自2000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迄今为止,昆山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采样数共计近5000人份,已成功实现捐献19例。这两个数据都稳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枯燥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昆山市民浓浓的“髓缘”。
 
健全制度 完善管理
      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工作制度,先后制订了《昆山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人力、财务、后勤保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良性发展。
      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安排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人员学习医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丰富沟通技巧,提升工作水平。
同时还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获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昆山市政府每年都下拨专项经费予以保障,昆山市文明办将市民造血干细胞知识的知晓率作为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极大地提高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重要性,每年年底昆山市委市政府都还会对捐献志愿者进行慰问。
 
积极宣传 壮大队伍
      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需要在广大群众中大力进行宣传。昆山市红十字会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的科普宣传,获取多方支持。
      充分利用大型纪念日及大型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每个“五八”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等大型活动均会展出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市民现场咨询。同时,造血干细胞的普及宣传也成为昆山市“科普宣传周”、“昆山市民大讲坛”、“昆山市社科讲师团”等的重点教育内容。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通过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密切合作,制作专题新闻、专题讲座及公益广告宣传片,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典型人物树立榜样作用。2003年,江苏省昆山市志愿者周萍成为了苏州市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为昆山“捐髓”第一人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昆山市红十字会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了宣传,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掀起了一股热潮,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不断得到宣传。2008年,由8位捐髓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天使”团队被授予首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受此感召,当年就有许多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及公安系统的爱心人士参与采样,更是涌现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四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的先进单位,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通过全方位宣传,不断壮大了志愿者队伍,现在每年基本上都有300多人参与血样采集。
 
规范操作 注重服务
      做好沟通服务。无论是初配还是高配,昆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都会与当事人及家属积极沟通,详细说明捐献过程,宣传捐献的社会意义。高配成功后还与捐献者单位领导沟通,求得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捐献时努力做好陪护看望工作。
      注重跟踪服务。昆山市红十字会于2008年成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家”,每年组织捐献者开展联谊活动,交流思想,联系感情,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2010年,捐献志愿者张海强的母亲车祸住院,昆山市红十字会主动上门慰问,还发动所在医院为其捐款,减免医疗费用。
      注重能力培养。昆山市红十字会在志愿者成功捐献后都会与志愿者所在单位积极沟通,让他们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培训。已经有多人次参加了进修培训,通过学习和进修,志愿者的工作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三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许多同志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做好表彰工作。捐髓工作是一个爱心行动,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每位志愿者成功捐献后,昆山市红十字会都会积极向上级申报,为捐献者争取更多的荣誉。先后有多位志愿者被授予昆山市“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苏州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捐献志愿者的热情,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爱心在传递,昆山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已成为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成为昆山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更为“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城市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涵。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用他们的行动完美诠释了“人道、奉献、博爱”的红十字精神。
 
江苏省昆山市红十字会  易亮衡/供稿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