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病逝当天,他义无反顾
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广东第132位捐献者陈先生
一个生命刚刚消逝,另一个生命却在延续,26日上午,广东志愿者陈先生平躺在病房采集完最后1毫升造血干细胞,随后这份“生命种子”被送到另外一张连他也不知道有多远的病床上,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性正在急盼移植。但就在陈先生捐出造血干细胞前的6个小时,他正经历了一场难以名状的丧女之痛,出生仅7天的女儿因败血症病亡。
爱女病重忍痛未陪
陈先生是广州增城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作为献血积极分子,2003年,一次偶然的献血机会,他报名加入伟德国际英国,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去年11月,他接到通知:他的HLA分型与一名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初筛吻合。在家人的支持下,陈先生没有多想便答应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今年1月,经高分配型,完全符合移植条件。体检合格后,计划于4月底捐献,而此时陈先生的妻子已怀有身孕,预产期在5月份。
一切都在计划中进行着,陈先生一边在盼望着宝宝的诞生,一边也在计算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日子。
4月19日,妻子因为发烧,提前剖腹产下一名女婴,这让首次当上父亲的陈先生兴奋不已。但不幸的是,由于妻子临产前发烧导致羊水早破,刚刚出生的小生命被严重感染,患上了败血症,同时伴有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3日,陈先生住院接受造血干细胞动员,为捐献做准备。可就在同一天,他接到区医院下达的女儿病危通知书。这时,分库工作人员才知道陈先生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赶紧协助他将女儿从区医院转送至广州武警总医院治疗。
为续生命毫不动摇
4月26日是采集的第一天,凌晨3时,陈先生却接到噩耗:女儿病情危重,肺部出血,经抢救无效,“快不行了”。夫妻俩星夜兼程赶到医院见了爱女最后一面,但5分钟刚过,小生命悄然离开。
作为父亲,孩子的后事本需要他来处理,而陈先生却连夜赶回采集医院,于当天上午9时开始造血干细胞捐献。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动摇过捐献的念头,“我还能坚持,若不捐,对方只有死路一条。那也是一条命。”
26、27日的两次采集顺利完成,27日下午两袋分别为165毫升和1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被送往受捐者医院,当晚即移植到患者体内。而陈先生在采集后的第二天,顾不上休息即匆匆赶回增城家中。
对陈先生的事迹,广东的媒体争相报道,电视台拟为他制作专题报道,但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所做的也只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任何人换成他,都会有相同的选择”。
记者采访中,谈及女儿,陈先生有些激动和哽咽,“都还没取名字,本来打算有足够的时间再慢慢取。”
谈起捐献的事情,陈先生表现得很平静,当问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有无考虑过反悔不捐献,陈华球表示,前一天刚发生了大事,但如果停止捐献,可能就造成了另外一个家庭的悲剧,而且这也是系统性的工程,很多人都在努力,“我女儿一个生命的离去,我却延续了另外一个生命,也算是一种怀念。”对于受捐者,陈先生只知道是一位女性,“如能救活人家的女儿,也算是我女儿生命的延续。”
作为红十字工作者,从事这项工作多年,接触过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捐献者,为了实现捐献救人的愿望,他们的许多感人事迹,每每都令我很感动。但陈先生的事情却让我心情久久未能平静,感伤于一个小生命的逝去,感动于捐献者的高尚人格,艰辛面前仍义无反顾的捐献,不仅仅是履行当初签下的一份承诺,更是以炽热的爱心,以坚守和奉献诠释对另一个生命的责任。
、

广东分库主任陈泽池(左一)冒雨驱车120多公里,
赴增城陈先生家中看望其家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先生
(伟德国际英国广东分库 吴梦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