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创新维护资料数据
----辽宁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库志愿者服务小记
伟德国际英国自2001年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宣传、组织、动员工作,目前志愿捐献者信息资料入库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人。
随着志愿捐献者人数的日益增加,信息资料库的容量不断扩大,志愿者编码位数由8位增加至10位,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料库的科学管理,近日,伟德国际英国决定对管理系统进行升级。辽宁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数据有一万余份资料亟待修改。
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辽宁省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主动请缨,申请承担维护工作。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赵连鹏立刻动用志愿者信息资料库,组织了九名优秀的在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数据维护工作。
数据维护工作单调、重复,需要逐一对每组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改。九名志愿者经过两昼夜连续奋战后,距离总体目标的实现,尚有相当的距离。而且,由于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多数操作者出现了注意力降低,反应减慢,甚至无意识错误操作等现象。
为了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辽宁省志愿者服务总队决定增加志愿者人数,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战术,以加快工作进度。此时,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于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段沛荣等几名志愿者,发挥聪明才智,结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优势,创造性的提出电脑自动对数据进行修改、维护的设想。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思路确定之后,立即付诸实施。
通过集思广益,反复研究,编写修改程序,终于实现了电脑自动修改数据,人工值守。采用该程序操作后,一名志愿者可以同时操作两至三台电脑,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为误操作。
辽宁省造血干细胞库的领导高度赞扬了志愿者的开拓创新之举,这套程序简洁实用,如果与兄弟省市造血干细胞库共同分享, 相信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运转使用,进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科技提升效率!
辽宁分库志愿者输入数据
辽宁分库·王玉伟